·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  
 
关于菏泽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菏泽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24日在菏泽市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培华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科学发展和邻边经济高地,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重点任务较好完成。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2.2亿元,可比增长10.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新增城镇就业9.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40.45亿斤,增长4.3%,实现“十一连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47.9亿元,增长13%;商贸物流业实现交易额2280亿元,增长14%;完成进出口总额35.2亿美元,增长19%。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228.3亿元、1447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309.4亿元和216.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44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10436元,增长12.1%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0.7亿元,增长16%60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包,总投资45.2亿元,其中15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9696万元。9个项目列入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个数居全省第2位;完成投资3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完成比例居全省第1位。列入省重大储备的5个项目,其中4个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2.8亿元。10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其中60个项目已竣工。引进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03个,完成投资710亿元。集中签约项目60个,投资额414.6亿元,分别占签约项目的58.3%38.9%

  (三)重大事项推进实现突破。国家同意我市在产业政策、项目布局及投资安排方面参照中部地区政策标准执行。全省列入省部会商的20项重点工程涉及我市京九铁路客运专线商丘以北段项目等8项。菏泽火车站提升改造工程提前三个月完成,洙水河航道实现贯通,菏泽机场选址报告通过国家民航总局评审,菏泽至曲阜城际铁路项目建议书已批复,菏泽至兰考铁路在兰考南站预留接轨条件问题已得到铁路总公司同意,华润东明热电联产项目列入国家批准的2014年山东省火电建设计划,齐鲁工大菏泽校区实现首批招生,巨野宝源湖水库、东明洪源水库建成蓄水,菏泽铁路物流园区启动建设,青岛保税港区菏泽功能区正式签约。

  (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增农民合作社8780家,新增家庭农场322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制定了促进转调创意见和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的意见等,过剩产能化解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技改投资296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达到31.5%;富士康、浙江传化、江苏雨润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相继落户;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入库税金过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1家、1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1%,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6.4亿元,可比增长11.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我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市高新区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新增省级工程实验室4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81家。

  (五)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深入落实市加强生态菏泽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探索实行了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突出抓好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燃煤锅炉等专项治理,全市“蓝天白云”天数在全省前移7个位次,增加天数全省第一。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污水直排口整治,我市三条主要河流稳定达到南水北调水质标准。扎实推进能效对标活动,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1100台套,累计节能37万吨标煤。

  (六)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出台了《菏泽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21个,启动工商登记注册、营改增试点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367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编制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理削减行政审批项目67项,取消行政事业收费项目100个,官办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全部脱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并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动机制,创新构建了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郓城县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牡丹区被列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

  (七)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全市各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比重达到76.9%。启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新建改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121万平方米,新增城区中小学14所。全面落实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31.2万人实现脱贫。积极实施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市直6家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市区新上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公共自行车2000辆。着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4万套,改造农村危房9032户。体育健身、妇女儿童、民族宗教、防灾减灾、经济动员等事业全面发展。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把握发展大势,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精心谋划、积极作为的结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扎实苦干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弱、城乡居民收入低、城镇化建设滞后和社会保障能力差等问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具有自己的新趋势、新特点,既要改变经济欠发达面貌,又要缩小与其他市的差距,还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今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尤其是视察菏泽重要讲话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牢记主题主线,突出加快发展,突出质量效益,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基础突破、扶贫攻坚、和谐创建“四项工程”,统筹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菏泽建设,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1、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这样安排,主要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把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各个环节,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余地,为改革腾出空间,以速度的调整换取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质量效益提高。又考虑到我市正享受中原崛起、西部经济带隆起和省支持菏泽科学发展等重大政策,只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同时考虑与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

  2、推进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这一指标主要考虑我市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加快经济发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投资拉动。并且今年500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计划150个竣工,仍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将形成有力支撑。

  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这些指标突出了发展“质”和“量”的关键点,有利于把握较快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

  4、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这组目标主要考虑在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的同时,保持就业、物价稳定,积极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上述目标中,除节能减排、人口增长等约束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外,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是预期性和导向性的,主要体现政府导向,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 

三、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快速高质发展的主动力,切实发挥好投资拉动的关键作用,把握好“投向、投量、投速、投效”的有机统一,努力推动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一是搞好项目储备。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包、“十三五”规划和园区建设等,定向精准策划一批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盘子。二是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搞好201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争取;继续围绕省重点建设项目的7个领域,培育一批拟列入2016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确定200个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推进。三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规划建设。超前谋划、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突破工程实施,力争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菏泽机场取得国家民航总局选址批复,力争尽快具备开工条件;菏泽至曲阜城际铁路抓紧推动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菏泽至兰考城际铁路项目,尽快协调解决在郑徐客专兰考南站预留接轨问题,加快推进预可研等前期工作;京九铁路客运专线商丘以北段争取早日纳入国家规划;菏徐铁路菏泽段尽快启动前期工作;德上高速巨野至单县段完成前期准备;德商高速鄄菏段力争基本具备通车条件;东新高速基本完成主桥工程;新万福河航道完成省立项;郓城新河航道完成前期准备;华润东明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国电菏泽电厂四期、华电定陶电厂和大唐郓城综合利用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四是完善推进机制。探索在线监测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对重点推进的大项目,逐一拉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采取领导包保、集中观摩、年终考核等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以精准招商为重点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硬抓手,深入研究新常态下产业转移路径,创新招商方式,搞好精准招商,提高招商质量。一是搞好招商活动组织。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策划论证储备一批对外推介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力求达到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坚持集中推进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在县区自主组织招商基础上,市里选择性的开展集中招商活动。二是突出主导产业招商。认真研究五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配套产业、产业链条,按照“引龙头、带配套”和“抓配套、引龙头”原则,制定招商路线图,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敲门招商。三是强化企业招商主体。立足本土企业规模膨胀和转型升级,重点选择30家大型企业集团,围绕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配套策划项目,采取直接投资、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寻求全面合作。四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做好资源招商、以商招商和盘活存量招商的同时,积极探索“腾笼换鸟”方式,以现有厂房或土地引进项目;以市经济开发区或市高新区为重点,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搞好“拎包入驻”式园区建设;制定加快公私合作模式试点项目建设意见,积极引导大企业、社会资本投向交通、教育和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五是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明确招才引智重点和方向,着力引进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领军人才。同时,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市委常委会点评等方式,努力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

  (三)以做大做优产业为重点推动转型升级。把做大做优产业作为促进产业提升的主攻方向,壮大主导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落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促进拓链、补链、强链发展,突出抓好聚甲基二甲醚、斯瑞医药中间体和三龙纺织高档紧密纺等项目建设,不断促进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二是培植“四上”企业。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成为小企业、小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规上企业改制成规范公司,研究出台培育发展“四上”企业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小升规”服务补贴券制度,尽快建立大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三是实施百强企业培育工程。深入落实促进百强企业发展意见,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重点支持大企业集团创新发展意见,突出抓好玉皇研发中心、九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道中道激光器等项目建设,力争将20家企业打造成大型企业集团。四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意见,鼓励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发展主体投身创业实践,着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五是实施百家创新型企业成长工程。研究出台促进百家创新型企业成长意见,重点在资金投入、科技研发、产能扩大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走“专、特、精、新”发展之路,突出抓好电动车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和住宅产业化园区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与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和优势企业配套能力。六是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复合无铅焊料、高压换流变压器和传感器制造产业化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培育成主导产业。同时,积极推进工业化在技术、产品、产业等方面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引导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纺织、石化、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

  (四)以“提速进档”为重点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把加快服务业“提速进档”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积极探索服务业与工农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和创新发展路子,不断促进服务业量的扩大、质的提升。一是发展商贸物流业。全面落实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10大园区、10大市场、10大城市综合体建设,突出抓好铁路物流园区、青岛保税港区菏泽功能区和菏泽传化智能公路港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生产、销售、运输等一体化发展。二是做大文化旅游业。加快挖掘整合汉文化、水浒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完善赏国色牡丹、观水浒好汉城、游黄河湿地等“二日游”精品线路,突出抓好牡丹园旅游区、定陶汉墓保护和牡丹源温泉度假小镇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牡丹之都、好汉之乡”旅游品牌。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以深化改革、产融结合、创新发展为重点,着力扩大金融保险业整体规模;制定加快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意见,促进创投基金发展;搞好政银企合作,促进企业上市,建立私募股权基金,做大市级融资担保平台。四是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业。培育发展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出台加快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意见,重点在基础设施、人才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重点抓好大集淘宝产业园、金都淘宝商城和淘宝表演服饰加工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示范基地、集聚区、淘宝镇、淘宝村。同时,发展壮大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抓好齐鲁工大菏泽校区、海基亚医院和养老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实施百家服务业企业提升工程。在培育壮大“四大载体”的同时,选择100家现有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一企一策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抓好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新世界国际商贸中心和范蠡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服务业龙头。

  (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夯实农业基础。把做优农业作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原则,走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积极整合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农水重点县等资金,集中投向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力争粮食总产再创新高。二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重点抓好中药材、芦笋和山药等特色农作物规模种植,突出抓好大棚蔬菜、黄金桃和木瓜等特色林果种植,扎实推进青山羊、小尾寒羊和鲁西黄牛等特色养殖,大力做好奶牛、生猪、肉鸭等标准化养殖,积极推进柴鸡、肉兔和特种动物等林下养殖。三是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编制《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重点抓好30个专业乡镇、300个重点村试点,着力抓好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有机蔬菜瓜果示范园和畜牧良种养殖加工等项目建设,力争建成35个示范基地。四是推进牡丹产业化发展。落实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牡丹品牌及市场等建设,重点抓好尧舜牡丹产业园、盛华牡丹产业园和牡丹籽油深加工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牡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五是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规模化经营。六是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巨野麒麟湖等10座水库建设,重点搞好洙赵新河、太行堤河和店子河等河道治理。同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稳步推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六)以激发创新活力为重点强化科技支撑。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形成发展新动力。一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联合创新,努力攻克一批主导产业发展前沿技术、重大关键技术。二是突出人才创新主力。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和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引领支撑重点产业发展。构建完善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健全人才市场体系。三是突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自建、联建、委托建立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重点支持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菏泽中心等建设,探索建设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稳步推进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和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各县区建立专业孵化器,支持开发区和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力争新增各类创新平台20家。四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加强对自主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专利获取,支持企业购买和应用专利。鼓励科技人员通过专利、技术等入股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或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高技术企业,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提高成果转化率。

  (七)以绿色循环低碳为重点建设生态菏泽。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加快生态菏泽建设。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认真落实国家、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大气污染环境监管机制,探索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特征污染物监控、预警、应急体系;加大扬尘、工业废气和秸秆焚烧等治理力度,鼓励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不断增加“蓝天白云”天数。二是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完善“治用保”体系,坚持实行“河长”负责制,对全市52条主要河流继续实施定期检查、排名通报,重点抓好郓城污水管网、鄄城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力争三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继续实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高耗能项目的能源评价审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目录,列出淘汰落后清单,制订限期淘汰计划。实施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快电力、炼化和水泥脱硫脱硝。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环境保护考核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积极实施水系造林绿化、湿地保护修复和水土保持等工程,重点抓好宋金河、曹县八里湾和赵王河等生态治理,加快形成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和绿色保护带。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建设,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八)以改革举措落地为重点深化重大改革。把深化改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跨域赶超的动力之源、活力所在,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承接落实行政审批事项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审批配套制度,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限,推行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二是积极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公布政府部门责任清单,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规范运行流程,大力消减隐形附着在审批中的前置和服务事项。三是加快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学校、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建立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基本流程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重点在文化、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四是进一步落实好注册登记改革制度,制定出台住所登记办法,方便经营者投资创业。五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稳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六是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七是研究制定公车改革方案,市县分步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八是建立健全市县乡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年内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征地预存款制度,探索被征地农民多渠道安置途径,做好留地安置试点工作。九是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定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实施意见,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培育新型贸易业态,创新完善多种贸易平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九)以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增进民生福祉。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一是尽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编制高精度电子扶贫地图,建立贫困信息库和精准识别档案库,逐村逐户研究制定脱贫方案,健全扶贫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扎实推进村级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深入推进驻村扶贫、行业扶贫和专业扶贫等,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扶贫志愿者和慈善救助活动,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力争脱贫40万人。二是扎实推进和谐创建。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五位一体”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加强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管理,扎实推进和谐菏泽建设。三是积极促进社会就业。落实好创业就业政策,实施农民工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做好政府公益性岗位开发利用,畅通中小型企业就业渠道,健全劳动力就业市场,多方式促进创业就业。四是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健全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扎实推动127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是全力发展文化事业。继续推进公用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农民健身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新体校和黄肠题凑博物馆等。

  (十)以实现科学赶超为重点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树立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努力编制出一部反映人民意愿、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市情实际的“十三五”规划。一是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充分把握新趋势、新特征、新机遇,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尤其是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谋划发展的战略方向、重大举措和政策保障,科学论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努力把规划做实。二是科学设置目标指标。按照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求,依据省委、省政府对菏泽发展的定位,遵循市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的部署,立足菏泽实际,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合理设置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方面目标指标体系。三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各类规划要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下位规划要主动与上位规划衔接,使各类规划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在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同时,扎实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空港物流园区和新型城镇化等专项规划的编制。积极探索城乡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试点。争取将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列入国家和省规划。四是坚持开门编规划。根据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采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使规划编制成为汇集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意义特别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 】 【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市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召开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召开《菏泽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草案)》立法初审座谈会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专题研究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电话:0530-5310439 邮箱:hzsrd2008@163.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鲁ICP备11019948号-1